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正文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出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因此,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提供商业信用,采取赊销方式,会使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额大量增加,现金的回收时间延长,甚至会使企业遭受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损失。但赊销又可以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因此,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决策。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动因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占用,由此将发生一定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成本。那么,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应收账款呢?

一是增加销售。企业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两种基本方式,即现销和赊销。显然现销对企业有利,赊销对客户有利。但在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行赊销的企业,实际上是向客户提供了两项交易:第一是向客户销售产品;第二是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虽然赊销仅仅是影响客户销售量的因素之一,但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的促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赊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是减少存货。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储存费、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须上述支出。而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产成品存货的减少。产成品存货的减少一方面可以降低这些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企业的速动资产,提高企业的即期偿债能力,修饰企业的财务指标。因此,无论是季节性生产企业还是非季节性生产企业,当企业产成品较多时,一般应采用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各种支出。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第一,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其包括:(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是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客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会使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要求其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清货款的最长时间,折扣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客户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额外的负担,如会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就会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虽然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却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因此,制定信用政策时,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利于增加销售;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防止发生坏账损失。

第二,贯彻实施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制定之后,一定要全面地、有效地贯彻实施,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发挥不了信用政策的作用。在贯彻实施信用政策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后,企业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并考虑发生坏账和延期付款的可能性。企业可以通过信用评估机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客户的财务报表等多种渠道取得可利用的资料,对客户的品质、财务实力和其他方面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作出决策。如果是初次销售,首先需要决策的是是否给予信用。如果可能不断重复销售,企业就应当建立一定的程序,以避免每次收到订单时都从头开始评价是否给予信用。使这一程序合理化的方法之一是为每个经常客户建立一个信用限额。信用限额的确定使得发货可以有效率地进行,但是对这一限额必须经常性地进行重新评价,以便与该客户的最新变化情况保持一致。(2)为客户确定适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代表企业对客户承担的可容忍的赊销和坏账风险。信用额度过低将影响企业的销售规模,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交易次数和交易费用;但是,信用额度过高将会加大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风险。企业在确定客户信用额度时,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采用按客户营运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或按客户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等方法来确定信用额度。同时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3)采取有效的收账策略。企业应收账款持有数额的大小除了取决于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于企业的收账策略。

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提供商业信用的结果,其中往往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对企业应收账款必须加强日常管理,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其一,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企业的客户赊销了产品,能否按期偿还货款,主要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品质、财务状况及客户是否可以实现该产品的价值转换或增值等因素。其中,客户的信用品质和财务状况是企业在赊销之前就必须注意分析的问题,但是在赊销之后,仍然应进行追踪分析,因为这两个因素是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当发现客户的这两个因素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时,企业应采取果然的措施,尽快地收回应收账款,那怕是暂时收回部分应收账款,并且对该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相应的调整。至于第三个因素,对客户能否及时支付应收账款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客户可以实现该产品的价值转换,尤其是可以实现该产品的价值增值,那么客户就会愿意及时付款,主要是客户希望建立良好的信誉,为其以后的交易打下基础。当然,企业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全部的应收账款都进行追踪分析。企业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交易金额大、交易次数频繁或信用品质有疑问的客户身上。其二,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被拖欠时间越长,催收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对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随时掌握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的监督,可以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其三,进行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了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的必须收现的应收账款占全部应收账款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的收现保证率= ,其中,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是指从应收账款收现以外可以取得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数额,如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净额、可随时取得的银行贷款额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企业应收账款收现水平的最低控制标准,是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收现水平的基本依据。企业当期现金支付需要量与当期应收账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但是应收账款的收现期却往往不稳定,与现金的需要时间也往往不一致。所以必须确定一个应收账款收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需要,更为关键的是实际收现的账款能否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特别是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及偿付不得延期或调换的到期债务需要。

第四,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不管企业采用多么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有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对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的账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具体计提比例可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加以确定。当然,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后,坏账不一定发生。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对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放弃了对它的追索权,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债务人具有了偿债能力,企业就应该积极追偿。

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应收账款的形成、目标及日常管理入手。加强公司的治理,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企业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使企业应收账款保持一个合理水平。企业应在发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和减少存货的功能同时,尽可能做到持有成本最低、持有风险最小、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和较高的销售利润,以达到提高企业应收账款投资的收益率,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关内容推荐